这都可以(德宏州疫情怎么回事)疫情 宏医生,

关键词: 功能,疫情,有关,说明书,Right,疾病,药物,原因,篇文
阿来0 分享 时间:

原标题:宏哥:当前疫情下有关退烧那点事,这篇文章应该讲全了

作者:医殇宏哥

作者:宏哥来源于医殇微信公众号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进展,很多人开始囤退热药,感冒药,咳嗽药等等了。

但是吧,很多人并不真正具备这种在生活中应用的普通技能,所以还得从头开始来说下。

要说药,那就得先说症状,解热镇痛药主要针对的就是发热这个症状,所以首先说说发热。

发热

发热是体温升高超出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那么我们什么时候称为发热呢?

腋温≥37.5℃或者肛温≥38℃称为发热。

那有些同学就问了,耳温呢?其实耳温枪测量的准确性不够高,所以一般我们正经的医学论文极少说耳温,但是我们生活中因为耳温测量非常方便和快捷,所以这里也得强调下。

耳温需要双耳反复测量,个人认为最好双侧共4次,取最高值,耳温≥37.5℃称为发热。(有人也说测3次,取平均值)

发热的原因

发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其中几大类原因造成:

1、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真菌等等。

2、非感染性发热,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或肿瘤性疾病、下丘脑或

体温中枢受累的疾病、产热散热的障碍、还有其他等等。

要讨论发热的原因,甚至有很厚很厚的大部头书籍来阐述这个发热的可能疾病,所以有太多的疾病可能它的表现就是一个发热。甚至有很多的发热原因不详的患者反复住院甚至到上海北京都不一定能够诊断出来发热是什么原因。

那我们今天讨论的仅仅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症状。

发热的分级

发热可能带来的影响

1、体温每升高1度,基础代谢率就增加了13%,表现在各类营养素的消

耗增加了,包括水,电解质,糖,蛋白质,脂肪都会增加,特别是机体为了散热会流失大量的水,电解质等,这也是为什么发热的时候要多喝水,最好是含点糖盐的水分的原因。

2、发热特别是高热可能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有些人会出现烦躁幻觉

谵安等情况,小孩因为神经系统没发育完全,所以更可能会出现高热惊

厥,甚至出现淡漠,嗜睡等神经受抑制的表现。

3、发热使心率加快,每升高1℃,心率增加18次/分钟左右。

4、发热使呼吸加快加深。

5、发热使消化液分必减少,消化酶活性下降。这也是发热时没有胃口容

易便秘的原因所在。

那么发热是不是都是坏事呢?倒也不是,中等程度的发热,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提高对病原体等的防御能力,所以福祸相依啊,注意哦。

认识发热后的退烧药品

要想用药,那就得先认识药物。目前国家卫健委推荐的退热类的西药有3种: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发热的用药

首先要有正确认知,使用退烧药物,对于疾病本身没有帮助,它只是缓解症状让人舒适的一种手段而已,毕竟发热了,人体会各种不适吗。

那么发热用药有5R原则:

1、合适的病人(Right patient)

2、合适的药物(Right drug)

3、合适的剂量(Right dose)

4、合适的给药时间(Right time)

5、合适的给药途径(Right route)

第一、合适的患者

这个讲起来比较复杂,我们限于篇幅无法说得太多。

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吃任何药物之前,一定要把说明书拿出来从头到尾研读一下,看用法用量、看副作用、看适用人群等等。

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吃任何药物之前,一定要把说明书拿出来从头到尾研读一下,看用法用量、看副作用、看适用人群等等。

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吃任何药物之前,一定要把说明书拿出来从头到尾研读一下,看用法用量、看副作用、看适用人群等等。

以下所述无法代替说明书,只是一个大概,请以说明书为准。

这里着重说下,两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因为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整,很可能会因为药物原因导致伤害,故不推荐两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使用解热镇痛药,建议直接去医院就诊由医师决定。

哮喘患者频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可能会诱发哮喘加重。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肝功能进一步损害。

蚕豆病患者不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类的退热药。

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加重肾脏损伤。

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使用布洛芬等可能会导致心衰加重。

血小板减少,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不建议使用布洛芬或阿司匹林,可能会加重出血。

第二、合适的药物

儿童退热药物一般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而临床通常认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比布洛芬稍微好点,但是布洛芬似乎退热效果好点。

而有些药片一个也比较大,儿童用药可能比较抗拒,所以说,儿童用药一般选择混悬液或者栓剂。混悬液里增加了一些芳香口味,小孩吃起来容易点,而栓剂就是对于口服也不够方便甚至抗拒的,直接塞屁股眼里,通过直肠吸收起到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混悬液是不溶性药物颗粒分散在液体内所形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的液体药剂,只要是标注混悬液的药物,用前一定要摇一下,让药物和液体能够充分混匀。这样吃起药来剂量也准确。

成人退热药物一般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者阿司匹林,这些药片里有普通的药片,分散片,缓释片,控释片、泡腾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注是分散片,那么可以直接温水送服,也可将药片溶于温开水中服用;分散片释药速度快,而且老人、儿童或片剂较大不易吞咽时分散片就显得尤为方便。

如果标注是控释片,缓释片,这种药片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服用次数。一般情况下,缓、控释片都需要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嚼碎或碾碎,否则会破坏剂型,无法控制剂量,甚至导致药物大量释放,造成危险。

如果标注是泡腾片,建议温水完全溶解后(气泡完全消失)口服。建议不要直接口服,否则泡腾片会在口腔及胃肠道中释放大量气体,造成胃部不适甚至致死。

特别的说明下,阿司匹林这个药物目前临床很多已经不作为解热镇痛药了,它的作用已经逐渐到心内科的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的作用了,所以你们可以看到的阿司匹林可能已经变成拜阿司匹林这种小剂量的肠溶片了,巴米尔这种阿司匹林泡腾片用于成人解热镇痛的药片,我好像很长时间没看到过了。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的建议是成人也尽量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退烧药,毕竟安全性也高点吗。

另外,据没有经过正规研究的体验,布洛芬混悬液也就是儿童剂型的退热效果在成人身上也是不错的,当然药量一定要注意。

第三、合适的剂量

拿到药品后首先看下药品包装盒和说明书,明确下这个药如果是药片的话,每片药的含量是多少?如果是溶液的话,那么每ml液体含药品多少?如果是塞的栓剂,那么是每个含药品多少?

然后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要注意的是儿童用量和老年人用量一般情况下会比成人用量少点的。

以泰诺林滴剂(儿童用退热药)来看,看外包装就能获取比较详细的信息。例如15ml液体中含对乙酰氨基酚1.5g,每ml液体中含对乙酰氨基酚100mg。还有简单的用法,例如如果按年龄的话,应该服用多少,或者按体重来算,应该服用多少等等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外包装是推荐的用药剂量,成年人无特殊情况一般按照说明书即可,只要千万别蠢到把说明书叫你吃15mg的时候,你去吃了15粒。

儿童用药医师开药可能会根据他们的用药经验给剂量,可能会比说明书上稍微高点,例如之前我女儿生病,按照说明书用量的话,她的年龄和体重来说得话,布洛芬混悬液应该吃6ml的量,结果我们医生开了8ml,这种比较小的差异是可能存在的。但是不大可能说明书用量算下来只要吃6ml的,结果医生开12ml,20ml的情况。

解热镇痛药应用建议简单化,单一用药。千万千万别自作聪明,以为退烧几种药片一起吃,效果会更好。通常有这种想法的人都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千万小心复方的药剂可能本身就含有解热镇痛药,一定避免把药品吃多了,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常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酚麻美敏片、日夜百服宁、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等,部分中成药如感冒灵颗粒、强力感冒片等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就譬如说酚麻美敏感冒片,就是个复方的药片,里面本身就含了对乙酰氨基酚325mg,你要吃了,再吃个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片,那这个量就远超你应该吃的量了,很可能会出现药物副作用。

就像下面一样,他是把泰诺和芬必得一起吃,这解热镇痛药要用就用一种,他两种一起用,这不就把自己折腾进医院了。当然我认为他很可能不仅仅是用了两种药,很有可能是药物多吃了。原本一顿吃1粒的,他干脆多来了几粒。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我绝对不建议同时一起用,因为这样很可能是增加副作用的。

那么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能否交替使用呢,例如8点吃一次对乙酰氨基酚,隔6小时后,我再用一次布洛芬,再隔6小时问我再用一次对乙酰氨基酚.......,这种交替使用的方法可能会降低的温度多点,但是对个人用药后的舒适度而言,没啥大影响,在医学界相关的用药指南里已经明确不推荐这种用法。

但是一些临床医师可能遇到一些用单一解热镇痛药降温比较困难的患者,可能还会建议这样用,我觉得这种用法还是得在医生指导下才考虑。平时自服解热镇痛药就不要这样用了,因为这样用大家会对药物过量的问题考虑的就少了。

第四、合适的给药时间

解热镇痛药自然而然是在发热的时候用,当然身体疼痛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当在发热的时候,我们首先是看体温,一般讲儿童体温超过38.5℃开始应用解热镇痛药。如果有过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可以稍微提早点。成人么可能对于发热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可以自行决定。

其次解热镇痛药都有间隔使用的限制,例如如一般情况下,使用布洛芬退烧时,应注意每次间隔6小时,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详情可见药品说明书。

为什么有间隔时间,就是为了药物不要短时间量太大,为什么要限制每日用药的次数,也是为了药物不要每日量过量。药物过量这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哦。

说个小经验,小孩子在发热期间,自觉冷飕飕的,身体有些发抖的时候,测一下体温可能还没起,但是过半小时体温可能就很高,39度朝上,如果遇到冷飕飕发抖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考虑在间隔时间满足说明书要求的情况下,立即先来一份退烧药。因为解热镇痛药从口服下去到起效还有点时间的,一般情况是30-60分钟。

第五、合适的给药途径

一般解热镇痛药在家用的话,多数是口服为主,可能你会有栓剂,塞肛门用的,塞肛门用的药品一般是用于无法口服的患者,例如儿童或者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这种情况。

物理降温

西药降温中很可能遇到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后,短时间内有一定降温,然后迅速反弹,而又没到药物间隔使用时间。或者用药2个小时了,没看到体温有任何的降低,甚至反而更高了,那怎么办?

还可以尝试下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就是通过外部环境改变来达到降体温的目的,例如减少穿着的衣物,降低室内温度,额头上贴个温的毛巾等等方法,其中大家家中常用的就是温毛巾来擦拭额头,腋下,大腿内侧等地方可以降降温度。也有些退热贴,一种凉凉的凝胶层,可以外用在额头,颈脖部位。如果还不管用,可以洗个温水澡。

千万不要用酒精去擦拭全身,虽然酒精挥发会起到带走部分热量,但是酒精会透过皮肤渗透吸收入体内,特别是小孩这样干,可能会造成死亡等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也不要用冰箱里的东西进行冷敷或者冷水灌肠这种骚操作,反而会让发热患者十分不适,甚至造成散热的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造成散热能力的进一步丧失,导致热度上升更快。

中医方法降温

有关中医方法的降温,我自己没有尝试过,这里只是纯粹的说一下,有没有效果仍需要观察。

中医方法退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针灸类,实在没招了我可能会尝试下,不推荐别人用了,这个看起来有些害怕。

其中少商穴、商阳穴,用消毒的小针扎一下,挤个3-5滴血出来,有很多的中医人说可以降体温。

这种针刺放血的疗法,中医里有,但我认为啊,安全第一。

首先是有血液病的病人不能使用,另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时候,也不能使用刺血的方法。

还有糖尿病的病人要慎重使用,因为糖尿病病人的末梢循环不好,容易造成溃疡不愈合。

最后,刺血的时候针具一定要特别完善地消毒,以免造成局部感染。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这都可以(德宏州疫情怎么回事)疫情 宏医生, 相关文章:

墙裂推荐(鲤鱼打挺起身动作怎么练)鲤鱼打挺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人生,最难走的路是什么?

优选50句中秋文末

学习笔记丨南沙发展聚焦大湾区,面向全世界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却

真没想到(把女生打了怎么办)女孩子打了孩子

弘扬济南英雄气提升城市软实力

心院长心自由家庭教育分享记录宝宝成长的唯美

热门排行

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