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生七年》观后感
纪录片《人生七年》观后感每个有空的周末一集,我用几个月看完了《人生七年》。
我看这个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是:人一定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强烈的爱好,二者一致还要不遗余力快速达成。因为时间过了就没有机会了,生活会变得茫然,会活在遗憾中,没有热情和动力,过得很惨甚至像怪胎。很抱歉这么评价,但事实是这样的。
我主要是通过对比尼尔和约翰两位爷爷的生活轨迹以及参考约翰老爷爷在14岁时说的一段话得到的启示。约翰是我从7岁到63岁的片子里一直都最喜欢的一个,他家三代从政,他自己三观正,有伟大理想,敢于直言。而尼尔是我认为最可惜的一个。
他们的对比揭示了一个真相:其实上层阶级并没有更轻松拥有更多机会,只不过他们早早明白自己的兴趣和想从事的领域,不去分散精力做无关的事。他们可以读牛津、剑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钱,更直接的是因为他们很就早开始打基础和为此努力。
小时候,别的孩子放学和家人、朋友玩的时候,他们要熬夜读大量书,也需要在别的孩子休息和快乐玩耍的节日出去打零工赚自己生活费的。他们的打工有一定目的性,是为了深入社会和思考,这也确实能更让他们了解社会,有利于尽早确立目标。这都是教育。想起一个董卿的访谈,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
小时候过得轻松愉快的反而是下层公民。
穷人的孩子小时候是不知道生活苦的,所以才把穷延续下去。而上层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拼了命,及早施教,及早努力。在上一代人的帮助下,从元认知层面思考人生路这件事,而穷人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从阶级层面看就不只是钱的问题了,而是从物质到精神的丰富与匮乏。大概就是带领孩子了解到自己是想要做律师、文学家,还是政客,然后就向那个目标努力,引导他们读相关书籍,培养相关品质和能力。他们都有说过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但穷人的孩子想一想却什么都没做。就等着长大了自然变成那样的人,不可能的。
尼尔小时候想当宇航员,长大后却在领着经济补助流浪,精神有些失常,真让人难受。这不是不思进取的问题。当一个人还是个孩子时,他们哪里知道我想当宇航员需要干嘛呢?他们的梦想没有路径,只是美好的梦想。
一品文章网我们以原创文章展示给大家
孩子起初都没有眼界,大人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导致了孩子的发展方向一天天发生了偏离。
穷人对孩子的教育赶不上富人,也不是单纯因为穷,而是因为眼界,穷和眼界有普遍联系但不是绝对联系,只不过是因为太普遍了才容易混淆。
14岁时的约翰说:父母有权利决定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他们有了一笔钱,买了一辆好车,而不是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是他们的选择和选择的结果啊,怎么来说我们辛辛苦苦获得的成就都是因为家境轻而易举得来的呢?
在比如,一个孩子家里穷,他也需要出去打工赚钱,做的事从表面看起来和富人的孩子是一样的。但是没有人问他——比如他的妈妈:你怎么思考这份工作?以后想不想做?想做哪种?为什么?怎么能实现梦想?……妈妈没有问是因为她不知道要问,不知道是因为眼界,眼界是因为穷。
但从我们80/90后开始,穷归穷,眼界归眼界,因为信息时代想获取信息太容易了。所以虽然穷,只要自己愿意,眼界也可以超越这个经济水平的大多数。
发展得较好的孩子,在有眼界的长辈的帮助下,能在理解社会方面比同年龄孩子更多间接经验,家长把自己更多的社会认识传授给了他。而如果让孩子通过直接经验了解社会,就会比较慢和眼界窄。间接经验很重要,与直接经验相比,它是一种及其高效的学习方式,从小到大我们靠着它,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一代更比一代强。不然老跟三体人似的从头开始。
有眼界的大人,即便经济没那么好,也不能阻碍他们培养孩子的眼界。诚然,当人们忙于为生活而奔忙的时候,讨论对孩子的眼界培养太难了。但让他去深入社会体验各行各业的打工,让他养成读书、思考、表达的习惯,要不了多少钱。
我们能做的是小时候让孩子多接触,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早些走上通往坚定目标的路。就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找到自己。越早发现越好。越坚定。
纪录片《人生七年》观后感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上一篇:《黑鹰坠落》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