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朋友圈故事型文案)孩子自己讲
关键词:
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文学,少年维特的烦恼,全
由阿来0 分享
时间:
第150天打卡
关键词:作家;友谊;名著
朋友是人生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良师益友却不是容易得到的,像伯牙子期那样的知己就更是难能可贵了。在德国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对像伯牙子期这样的知己,他们的真挚友情让人感动。
歌德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家庭条件非常好,家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他极有文学天赋,25岁就因《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整个欧洲,可以说是声名显赫。
比歌德小10岁的席勒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他在学校读书时就被《少年维特的烦恼》深深地吸引,他一直梦想可以结识歌德。可是,他跟歌德的第一次相见,等来的却是冷淡和漠然,歌德并没有对席勒产生好印象。
在六年后,两人才终于有时间相互交谈,这一次的谈话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竟然有这么多的共同点,从此两个人的友谊就一直持续到十年后席勒去世。
对席勒来说,歌德是文学天才,歌德则把席勒看成是另一个自我,他们一起写作、出版、阅读彼此的文字和手稿。席勒45岁时因患病去世,歌德说,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另一半的生命。
在这多年的相处和相互鼓励下,两个人的创作更加有灵感,席勒创作了取材于德国30年战争史的,规模宏伟的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评论家视为席勒戏剧创作的顶峰。歌德创作了经典诗剧《浮士德》,被称为“时代的史诗”。
两个大诗人的深切友谊,滋养出了文艺上令人惊叹的丰硕果实,也相互在生活上产生了影响,令后人再一次感叹友谊的神奇作用。
怎么可以错过(朋友圈故事型文案)孩子自己讲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